|
一、“免费讲座”忽悠老人买保健品
要谨防不良商家借“讲座”向参会者推销以次充好、名不符实的保健品、药品。不要轻信讲座专家的话,凡涉及“试用”“购物”等环节,保持理性消费。
二、投资理财,“低投入,高回报”
老人理财投资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尽量投资稳健的理财产品,切忌片面相信广告宣传。
三、通讯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电话实施诈骗,让老人交“赎金”“保证金”“奖金税”等。老人切记陌生转账电话和短信一律不要理睬。
四、免费试用
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一步步将老人带入消费圈套。“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不要贪图小便宜,也许免费的背后,将要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五、“名医”会诊
以名医义诊形式开展咨询,“名医”把脉诊断后,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健康隐患,借机推销药品或医疗器械。若被义诊医生检查到病症,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不能轻易用药。
六、免费、廉价旅游
保健品公司或旅行社,免费或以很低的报价安排老人外出旅游。结果老人还没等到出行通知,公司就消失了;或是在旅行过程中,强制老年人消费。免费、低价或藏猫腻,老人出行宁可选择正规旅行社,身上不要带过多现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