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版权所有:响水零距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云聘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
服务热线:152-9539-1111
|

查看: 4981|回复: 1 店家,请管好你的二维码

[复制链接]

496

主题

327

回帖

49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64
发表于 2017-10-29 1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店家,请管好你的二维码
前不久,一位网友在论坛上讲述了自己遭遇假冒二维码的经历:那天,他到某熟菜店买菜,合计30元。见店家的玻璃窗上贴着二维码,便掏出手机扫描付款。可接下来,却发生了怪异之事:当微信上显示转账成功之后,店老板却迟迟没有收到转账的钱!“他再看手机上收款方的微信名,发现根本就不是店家的微信名,而是一个叫“我就是一个人”的微信名!
把手机收款的信息给老板看,老板也意识到坏事了,急忙跑到店外,发现自己的二维码已被另外一个二维码覆盖!老板见状,急忙揭下该纸片,并只好认栽,无辜损失30元。
后来,店老板告诉他,就在同一天,附近的一家熟菜店一下子被骗了近200元!现在,他每天都到玻璃窗外面看看,防止有人再贴上什么东西。
如今,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社交媒体、产品促销、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而与时俱进的不法分子也开始在手机支付上动起手脚,使人们在面对面付款时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偷梁换柱,造成商家或顾客的财产损失。
不久前,某地还发生了另一种偷梁换柱瞒天过海的新骗招——
某超市收银员王女士报警称,有3个年轻男子到其店里买香烟,并称已扫付款二维码并把付款信息给她看了,但她一直没有收到对方的付款。仅在当月,该地警方就收到3起此类诈骗警情。
通过手机付款一般有两种形式,顾客扫店家的二维码或店家扫顾客的二维码,而这3起案件中的付款方式都是前者。警方调查发现,这3个商家都没在第一时间确认钱款到账信息,而是看了一下对方提供的付款成功的页面后,便随即交货。而在其中一个商家的监控中,警方找到了答案——原来,当嫌疑人进入超市后,其中一人打掩护,另一人暗中观察商家的二维码,并用自己手机扫码,目的是获知商家二维码昵称,然后将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昵称改成与商家一致,并把改过昵称的二维码发给第三人,由第三人去买烟,并装模作样地扫描商家的二维码,但其实并没有支付,而是扫了同伙刚刚发来的二维码,钱款其实转到了同伙的账上,随后他将付款成功的页面出示给商家。店主一看,昵称是自己的,钱款数也是对的,便以为对方已经付款了。
经过数天的艰苦努力,警方终将3名嫌疑人抓获归案。嫌疑人交代,很多商家并不会及时查看手机以确认钱款是否到账,他们便借机行骗……
除了使用上述作案手段,还有不法分子在假冒店家的收款二维码内植入木马病毒,以获取顾客的身份证、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私人信息,进行网络盗刷。此类案件也已在多地发生。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广泛使用的二维码源于日本的快速响应码(QR码), 目前由于免费开放,谁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二维码生成器。也就是说,二维码的制作生成没有任何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制作二维码,而且生成的二维码没有办法溯源,也没有相关的管理机构提供认证,这给警方侦破二维码诈骗案件带来了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店家为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免遭不法侵害,在平时的经营活动中应经常检查自家的二维码,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制作二维码图案时,可在旁边注明店名等标记,便于识别,防范二维码被“掉包”;通过二维码收款时,应在第一时间确认钱款到账的信息。
作为顾客,也需要提高扫码的安全意识。用手机扫码支付时一定要确认是否店家的二维码,避免扫描假冒的、尤其是含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扫码前,还可以使用第三方手机安全管理软件检测二维码的安全性,识别并且拦截钓鱼网站及木马病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152-9539-111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