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开学季到来,诈骗套路频发,请多留意!
开学季来临,网上就总会报道出有些学生和家长被诈骗的新闻,每次看到的时候都蛮生气的,甚至有些哭笑不得,一些比较简单的骗局也会有人上当,可以说是当局者迷。今天把这些骗子的诈骗套路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多加堤防。
套路1:山寨录取通知书
骗子冒充高等学府,向大学新生发放假冒录取通知书,招揽生源,要么骗到学费后卷款潜逃,要么设立“野鸡大学”继续坑害新生。
提醒: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通过正规的途径(咨询毕业时的高中或老师)查询自己的大学录取情况,不要盲目相信寄来的通知书。
套路2:个别志愿填报APP成诈骗工具
一些免费的高考填报志愿APP其实是诈骗软件,一旦下载了这类APP,木马病毒可快速植入手机。不仅会控制手机,私自群发病毒短信,还会直接将手机里的隐私信息回传给骗子,轻松盗取你的支付宝或电子银行账户。
提醒:考生和家长切不可一味相信这类软件,以免导致志愿填报失误。最好还是以各高校公布的往年招生情况、今年招生政策与教育部门下发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为主。
套路3:机(车)票诈骗
因为一些高校离家较远,乘坐火车、飞机等长途交通工具成了学生必需的选择,而骗子也在车(机)票上打起了主意。有很多骗子会假冒客服人员,以航班取消等理由引诱受害者上当,最终损失钱财。
提醒:铁路部门客服人员和公安民警,绝对不会打电话索要验证码或指引转账操作,只有骗子才会要求到AMT进行操作和交易,大家多加提防,分辨清楚。
套路4:冒充校方发缴费短信或打催款电话
骗子会给家长发一些他们孩子在校情况的假短信,比如家长会通知、成绩单、体检结果、核对家庭信息等等,然后编造理由,收取费用。或者打电话催缴学费:“您好!我是XX的班主任,请把这学期的学费×××元打到学校中行账户:×××。”
提醒:大学不会直接向家长发送缴费短信的,以任何理由收费的学校短信或电话通知都是骗子。
套路5.“内部指标”招生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或家长不了解国家特定计划招生政策的情况,宣传“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有政策空间,可以想办法、找关系,承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搞到“内部指标”或找到关系,保证录取,欺骗考生和家长,收取“活动”“打点”费用。
提醒:高校的有关招生信息都会向社会公布,自主招生的考生要参加高校组织的测试并合格,才能被列入具有入选资格的考生名单。所谓“内部指标”都是骗局,既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也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操作”高校录取。
套路6:招聘兼职诈骗
诈骗团伙以勤工俭学、工作轻松、高薪酬回报为诱饵,诱导新生参加兼职,但是入职之前要交“入职金”“会费”等等,交了入会费之后,接着交“工号费”,领了工号,再交“领号费”,紧接着是“入职保证金”,职员“信息审核费”,“培训费”,算下来都上千元了。最后不仅不会把钱退给你,还会把你拉黑。
提醒:学生想利用课余做兼职,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资质,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交押金保证金者,立即转身走人。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
套路7:代管行李,支开新生
骗子会以团伙形式以师兄,师姐,新人招待员等名义帮助新生办理入学程序,其中会以多处跑点,拿行李不方便为理由,让新生们把行李放下,并让另外的几个骗子在校门口帮忙看管行李,从而把行李骗走。
提醒:新生人生地不熟,骗子就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以上只是很常见的新生防骗案例,现在的骗术是花样繁多,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不要相信对你热情的陌生人,保管好自己的财务,最后祝大家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
来自: iPhone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