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毒警察这个神秘而又特殊的群体里,有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禁毒警花,她就是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指导员张楠楠。 乍见她,她瘦小的身躯和阳光的笑容,很难和禁毒这样的危险特殊的职业联系起来,毒贩是最危险的罪犯,而她在这个战线已经行走了十年,面对过毒贩的邪恶与狡猾、见识过吸毒成瘾者的麻木与无耻、体会过涉毒家庭的崩溃与绝望。有人问她,在禁毒这个接触社会最阴暗面的行业呆了十年,是什么感觉,会不会累?会不会怕?——她说,正是十年来在这个行业里见识了太多的人间悲剧,才倍加珍重今天在禁毒战线上所付出的每一分每一秒,她所做的每一件事,不会被记录,却会真实存在,影响深远。 也许正是这份信仰与发自内心的认同,让她在禁毒工作上干出了自己出色的业绩,先后被县公安局表彰为市妇联表彰为“巾帼建功”标兵,被县政府记为三等功1次,被省禁毒委表彰为“全省禁毒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真情付出,成了涉毒嫌疑人“亲人”
涉嫌毒品犯罪,处罚的都不轻,不少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给审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去年年底,张楠楠抽到公安部目标案件专案组参与审查一起贩卖毒品案件,不仅要负责审查,晚上还要参与值班看护,整整三个月没有好好和家人吃一顿饭,陪孩子睡一次觉。 一位贩卖毒品的女性王某,刚开始拒不配合,思想压力很大,在看守所没几天头发都白了,一句话都不肯说,不光态度不好,而且还很“麻烦”。王某的身体不好,每天夜里要好几次去洗手间,看护的民警需要陪她一起去,不少同志都抱怨觉得累。但张楠楠却从不埋怨,对她很友善,非常同情她因为感情问题,从一个正常家庭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不幸遭遇。经常鼓励她认真对待生活,放下心理担负,坦白交待,定会从轻处理,给自己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人心都是肉长的,在一个月的审查看护后,王某逐渐对张楠楠解除了敌意,在证据面前,王某终于松了口,陆续交代了其涉嫌贩卖毒品的违法犯罪事实。 2019年1月28日,王某关押在看守所移送逮捕期间,突然病重,要送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做手术,需要民警陪护。张楠楠同志担心王某被羁押期间做手术手术情绪易起伏,导致危险与不可控因素,考虑到正值新年,为了让其它同事过个好年,她主动请缨至医院陪护。当王某看到张楠楠时,嘴角扬起笑意高兴地说:“张指导,看到你来了,我心里就踏实了,感觉就像见了亲人,我以后定会好好做人,不辜负你的期望。” 铆足干劲,组建社区禁毒队伍
社区戒毒人员是社会上吸毒成瘾的人员,社区戒毒工作是禁毒综合治理的重心,也是禁毒工作的基础。这部分人员的管控措施如果不落到实处,不仅吸毒者自身得不到挽救,而且也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影响。 2016年,张楠楠意识到光靠公安民警力量想要管好全县社区戒毒人员太难了,萌生了依靠县委政府支持,组建一支禁毒社工队伍的想法。很快,通过向领导汇报,这件事得到了从上到下层层的支持,资金问题解决了,队伍怎么建?队伍怎么管理?绩效怎么考核?这些问题全都涌了出来。张楠楠摸着石头过河,在互联网上、图书馆里搜集大量资料,将加强吸毒人员管控作为禁毒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来抓,她凭着一股干劲,一心扑在工作上。 但此时2岁的儿子得了肺炎。张楠楠虽然心急如焚,做妈妈的哪有不心疼孩子的,但她知道组建禁毒社工队伍进入关键时刻,她一放松,这项工作的推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她只能加快节奏,更加努力,拟定了《全县社区戒毒工作考评办法》《社区戒毒协议书》《社区戒毒工作流程》等,终于建成了一只22人的社工队伍。去年6月,又进行第二次招募社工人数从最初的22人扩充到现在的50人,全县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率由成立初期的39.1%上升到现在的95%,走访制度也逐一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近几年,响水吸毒人员管理工作一直处于全市领先。 “女神”教官,春风化雨宣传禁毒
“张教官是我们的女神,她结合案例讲了许多禁毒知识,我们都记住了,比书本上的生动多了。” 这是响水中学的同学们评价张楠楠的禁毒讲座。而这样的评价源自于张楠楠对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钻研,自2011年接触禁毒工作以来,张楠楠每年都会通过一线调研,调查研究毒品的最新流行趋势,不同人吸毒的原因、吸毒的方式、途径、种类等等。“只有有了第一手资料,我才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不能吸食毒品,毒品为什么戒不掉,如何防毒、拒毒。”张楠楠满脸自信地说道。
张楠楠在学校举办宣传教育讲座的同时,还开展禁毒宣传卫士、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等活动。至目前,张楠楠已经连续7年累计讲课70多场,每年组织4万多名师生参加全国禁毒知识竞赛,培养禁毒小卫士,化作种子传播禁毒知识,构筑全社会识毒、防毒、拒毒的“堤坝”。
10年从警,10年奉献,10年甘苦,10年磨炼。张楠楠满怀激情地说:“青春经得起磨炼却经不起消磨。我很庆幸将青春寄予了禁毒事业,在以后的从警路上,我将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迎接新挑战,书写新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