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医师潘振国在察布查尔成功开展首例脑梗塞溶栓术
“感觉不能虚度光阴,为百姓做点事情” 这是援疆医师潘振国 常说的一句话 这句朴实的话语 饱含着这位优秀共产党员 为民服务的无限深情 上周他为患急性脑梗塞的高龄维吾尔族老奶奶 展开溶栓治疗 挽救了 奶奶的生命 8月18日下午18:50分援疆医师潘振国接到急诊电话,说有一位70余岁的维吾尔族老奶奶,突发口角歪斜、口齿不清伴右侧肢体麻木2.5小时入院,潘医师立即赶到医院,仔细评估后发现适合予以溶栓治疗,就使用刚调拨到医院的阿替普酶进行溶栓,在科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下,1小时后患者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明显好转,右侧肢体逐渐恢复知觉,溶栓初步取得成功。 8月22日该患者右侧上肢可以自主举起来,且抓握有力,下肢也可以在床上用力抬起。这是该院首次成功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例,填补了该院一项技术空白。 潘医师在做脑血管造影术
潘振国医师7月底到达新疆后,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就投入到紧张的医疗工作中。他发现当地脑梗塞发病率较高,医院虽然拥有一套北京捐赠的造影设备,但是缺乏专科人才,溶栓经验不足,病情稍重的就转到伊犁市人民医院治疗。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对于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生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准确的判断,及时予以溶栓或是取栓治疗,对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起决定性作用。 他上班的第一周就组织开展了专科讲座《急性脑卒中的再通治疗》,再次强调了及时救治的重要性,他和主任马日孜亚木(维吾尔族)达成一致意见,今后凡是收治的脑梗塞病例,非必要情况都直接留下来第一时间施治。随后一周多时间里,科室收治了十多位脑梗塞患者。
潘振国医生告诉我们: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液垃圾”过多时,就会瘀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即形成了医学上所说的动脉硬化),就像河道发生瘀积一样,下流就会断水。使血液不能及时供给,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相关的疾病及症状。 脑血管堵塞会引起一侧身体麻木无力、吐字不清、流口水、眼前发黑头晕、目眩、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严重的还有生命危险。本病多见于50~80岁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但近年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三四十岁年轻人也不少见。减少脑血管堵塞风险平时要特别注意饮食要少盐,清淡,多吃青菜水果,适当锻炼身体也有极大好处。
潘振国医师在新疆过医师节 审核:王洪华 策划:王继仿 徐兰芬 王海娟 文稿丨排版:王海娟 校对:张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