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
发表于 2017-5-6 14:34:25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不知在前几年的什么时候,盐城响水等县挂着农民合作社牌子的私人开办的融资柜台,突然如雨后春笋般的多了起来,高息的吸储利率,吸引着农村里面无数的庄稼人前去存款,近年来,可能因为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吧,经常听到“某某小银行”(当地人对于此等融资模式的一种招呼)无法正常兑付储户的存单,其实可能还有更深层次一些的原因。这样的私人融资模式,一,不受法律保护的,二,不受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的,既然这样,为什么地方一开始不去清查整顿呢?一旦日后出现了无法兑付,融资债券人失踪,广大的储户岂不是入地无门?盐城全市,这样的事件发生的不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