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不少信息和状态都会泄露你的隐私。有网络研究显示,78%的小偷、骗子会用社交网络进行前期踩点,借助用户在社交网站上公开的信息与“状态”实施盗窃或行骗,15%的受访者会在社群平台上表示自己已离开家,35%的用户还会通过图片等公开所在位置。
一项研究通过对5.8万名社交网站“脸谱”的用户进行调研,揭示了数字化人口特征的威力与威胁。执掌此项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家米加尔·科辛斯基表示,基于“赞一个”的数据,可以作出非常精密而个体化的预测,“人们在网上叫好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暴露非常私密的信息。”
有网络达人还总结出了骗子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获取个人的资料信息,然后通过QQ和电话行骗,行骗伎俩大致有四种,让人防不胜防,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过?
第一,通过一些网络平台泄露的信息,假装成某领导,打电话,上当后就会喊你汇款。
第二,通过盗取你的QQ号,掌握你的信息,然后给你的朋友进行QQ聊天,然后称遇到困难或者有个什么商机差钱,最后借钱。
第三,就是通过网络途径掌握了老板或个人的详细资料后,从新申请信的QQ号,号称老板或者家人,接近你的身边人,然后行骗。
第四,骗子申请或者花钱买一个与老板号码相近的号,接近财务人员,相互加为好友后,了解了老板和财务人员的个人资料,随后把自己的头像换成老板的,假称老板出车祸或者打牌输了等等,喊财务人员汇款,这个最具迷惑性,让人防不胜防。
提醒:网友上网时一定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账号信息,不能轻易上不正规网站;不轻易接受和运行陌生人发来的文件或程序,更不能随意透露个人及亲朋好友的信息,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同时,网络凡涉及个人隐私和财产的信息,一定要通过电话、亲朋好友等多种方式进行身份核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