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他们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和平年代,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奉献。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们始终牢记军人身份,勇当“排头兵”,尤其在盐阜大地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更是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好战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本栏目推出《致敬最可爱的人》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一集《周仁甫:“模范”老兵余热永不退》。
周仁甫出生于1925年,是响水县张集中心社区华余村人。16岁投身革命,先后经历抗日战争、初期解放战争,参加大大小小的战役十多次,在枪林弹雨中,历经生与死的考验。 1946年转业后,他先后担任四所中学校长和乡镇副乡长等职务,为地方建设和教育工作作出巨大贡献。1981年离休后,他自编教材、自制教具,深入学校和农村义务宣讲爱国主义近百场次。他乐于奉献,先后捐资30多万元用于助学济困、修路建桥,并自费建起9座“再思亭”“爱军亭”和“爱国亭”,教育人们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中国好人” 周仁甫:建了“爱国亭”,就是教育青少年要爱国,没有国就没有家。 2015年9月,周仁甫被评为“中国好人”。2016年5月,周仁甫走进响水县红十字会,在器官和遗体捐献同意书上郑重地签名。他要为国家的医学科研事业作贡献,表示这将是他“践行为人民服务诺言的最后一次实际行动”。今年5月份,周仁甫又设立“中国好人周仁甫关爱留守儿童”项目,捐赠了一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呼吁更多人关心留守儿童。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中国好人” 周仁甫:我是共产党员,我是退伍老兵,我是红十字会志愿者,我和儿女一起来到红十字会,把遗体捐赠签了字,作为最后一次为人民服务。 7月26日,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401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周仁甫光荣地成为这401位“全国模范”中的一员,他也是全市唯一获此表彰者。
响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陆伟:将积极开展向周仁甫同志学习的活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