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切实维护司法权威,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响水法院打出执行“组合拳”,依法对多起涉民生案件开展集中执行活动。执行干警以扎实行动直面“执行难”,用一个个具体案例彰显司法力度与温度。
案例一 拘传“立竿见影” “欠的钱我们马上还!”被法院依法拘传后,王某家属的态度从观望转为主动,当场缴清了全部欠款。此前,在许某与王某的借款合同纠纷中,王某拖欠3万元借款拒不履行,许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干警迅速响应,依法将王某拘传至法院。面对执行压力,王某家属认清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当场代为缴纳3万余元执行款,案件顺利执结,申请人许某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
案例二 劳动争议系列案和解“喂,张法官吗?我这就到法院,咱们争取把事情解决了!”电话里,王某的承诺让一起涉及5名劳动者的劳动争议案迎来转机。此前,因王某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周某、朱某等5名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当日,法官前往王某家中寻找未果,随即电话联系,经过耐心释法引导,王某承诺主动到法院处理。抵达法院后,王某不再拖延,主动与5名申请人面对面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当日先行向每位申请人支付2000元,剩余款项按和解协议分期履行。
案例三 亲情劝说促和解“法官,我这就给他打电话,让他赶紧回来配合处理!” 在蒋某某与刘某某的借款合同纠纷执行现场,面对执行法官,被执行人刘某某的父母没有回避,而是主动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蒋某某与刘某某借款纠纷一案,因刘某某未履行还款义务,遂蒋某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行动当天,刘某某父母得知儿子因欠款被强制执行,当即打电话劝说刘某某:“赶紧回来跟法官好好说说,把事儿解决了才踏实。”在父母的劝说下,刘某某很快赶回了家中,面对执行法官的释法明理及父母的殷切期盼,其最终放弃逃避、正视责任,当场与申请人达成和解。
案例四 存单揭穿“没钱”谎言 “这存单不是我的,是我老婆名字,跟我没有关系!”面对执行干警,周某态度强硬,坚称无履行能力。 张某与周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响水法院判决周某应偿还张某3万元及相应利息。在判决生效后,周某仍以“没有钱”为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遂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发现周某家中不起眼的地方竟藏着一个保险箱,遂立刻依法展开搜查,意外在其中查获四张银行定期存单,合计金额高达15万元。经核查,该存款属其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执行法官向辩称“与我无关”的周某阐明:依据法律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权利,其中属于周某的份额可用于清偿其个人债务。法院依法对属于周某的财产中足以清偿申请人欠款的相应份额,采取了扣押、冻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