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他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始终对党保持着忠诚;和平发展时期,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居功自傲,不计个人得失,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拳拳初心。积极奉献、默默无闻的背后,是他红心向党、一心为民的革命本色。
8月20日上午,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同志精神矍铄、面带微笑地从自己的衣橱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包裹,里面装的是老人入党参军以来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老人打开其中一张,上面写着:潘玉生同志在全年工作中成绩优良,业经评为三等功,特授此奖状。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看到它们,我就想到年轻时候的那些老战友,都不在了,只剩下我了。”今年91岁的潘玉生一边仔细摩挲着证书,一边说着,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上世纪40年代。
投身革命 听党指挥
潘玉生1930年12月出生于响水县原双港小南大队毛庄村。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一家人积极投身革命,一心跟着共产党走。大哥潘玉华18岁就参军,二哥潘玉成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大哥二哥的耳濡目染之下,潘玉生也于1948年12月份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入党的那天起,他就牢记入党誓言,一心跟党走,为党工作,为乡亲们服务,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建立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1948年底,潘玉生被村里选为情报交通员,负责传递地下党情报。潘玉生二话不说,向组织保证坚决完成任务。凭借坚定的信念,潘玉生和其他交通员一起同国民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2月,全国征兵,潘玉生激动得一夜没睡着觉,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带着材料第一个来到报名处。就这样,潘玉生光荣入伍,成为三野十兵团三连的一名战士。在部队进行了作战培训,随后开拔至福建配合作战。 “我们作为新兵有时候负责在后方押运俘虏,经常遭到对方突袭,当时敌人的火力很猛,也搞不清楚是步枪还是重机枪,打得我们这些战士没法抬头,但战友们个个冲锋在前,英勇作战,丝毫不畏惧生死。” 1954年,表现优异的潘玉生作为部队培养对象被送到了工程兵速成中学念书,因为当时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强调军队必须做好文化教育工作。潘玉生在速成中学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学会了开轮船、汽车、坦克、挖土机等,每次班上20多人参加考试,学习认真勤勉的潘玉生总是名列前茅。当兵27年里,潘玉生先后获得部队通令嘉奖多次,荣立三等功四次。
一人先进 全家跟进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潘玉生十分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潘玉生的家里,有两块特别醒目的金色牌子被高高地挂在墙上,一块是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之家”,另一块是响水县委、县政府颁发的“光荣人家”。潘玉生经常教育家人要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主动帮助人、解决别人的困难,从而形成向善向上的良好家庭氛围。 1955年,潘玉生带着妻女一起来到了北京,他自己在工程兵军官学校任区队长,负责教学工作。由于工作原因,潘玉生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家里的活就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她是个能吃苦、爱劳动的人,我在部队工作的那几年她把家庭照顾得很好,从来没有半句抱怨,让我毫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谈到妻子刘玉珍,潘玉生的心里还是有些许愧疚的。当年,刘玉珍带着四个孩子在部队大院住着,不仅自己要忙活武器厂的工作,还要照顾家里的家务事。也因为成天的忙碌,她的身体也患了很多毛病,同大院的邻居都知道刘玉珍是个“老病包子”,可是即使再忙,刘玉珍也不愿打扰潘玉生教育新兵的工作。“我不能拖你的后腿,我知道你是一心要为国家、为部队做贡献,所以再苦再累我也能撑过来。”这是刘玉珍对潘玉生说的话。 潘玉生常对子女们说,有国才有家,家国国为先。1971年,年仅16岁的大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光荣入伍。
牢记初心 本色不改
1976年,潘玉生从部队转业回乡,被安置到响水建筑公司任经理。当时的建筑公司是出了名的“三无”单位,无党支部、无电话、无自来水,甚至连公司有多少职工都不清楚。可潘玉生始终谨记“为国分忧、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心系全局,敢闯敢干。
不清楚职工数,可以一个个摸底排查,可是没有建筑机器,工作就没有办法开展。潘玉生就乘着外出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其他友邻单位搞好关系,这家借一台搅拌机,那家送一台挖掘机。有了工人、机器,还要出去找活干。潘玉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本色,带领工人远赴东北大庆油田、山东胜利油田、徐州贾汪等地去干活。很多工人业务不熟练,他利用自己在部队学过的本事,手把手教,亲自上阵。就这样,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不仅有了剩余资产,还盖起了二层办公楼,这在当时是百姓津津乐道的大事了。 工作中,潘玉生一直严于律已,不谋私利,做到顶得住歪理,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有一次,一位江阴的建筑公司经理得知潘玉生上任了,便前来索要之前欠下的8000元砖瓦钱,潘玉生是个爽快的人,当即将钱款一次性结清。该经理十分感激,中午来到潘玉生家中,想要塞1000元好处费给潘玉生,潘玉生立即言辞严厉地说:“你把钱拿走,再像这样做事以后也别合作了!” “现在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过得很好,要感谢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了幸福,更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如今,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平静祥和的生活不禁令这位老兵、老党员潘玉生如此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