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河派出所经过缜密侦查,抓获3名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的犯罪嫌疑人。目前,3人已被刑事拘留。
经查明:2019年11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刘某强和其同伙以为他人办理贷款为名,多次利用陈某某、唐某某等10人身份信息办理营业执照和开设银行对公账户。办理成功后,又以3500元左右一套的价格出售贩卖。经查,刘某强共从中非法获利30000余元。 刘某强从网络兼职群了解到有人想要收购成套的企业营业执照和对公银行账户,并许诺每套3500元的收购价。刘某强蠢蠢欲动,认为自己找到了轻松赚钱的门路。并立即落实行动,刘某强联系了邱某、彭某作为工作人员,由刘联系办证公司工作人员,邱、彭负责指导和安排招募来的无业人员操作办理证件,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就这样成立了。 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陈某某、唐某某等10人是这个灰色“产业链”犯罪团伙的底层人员,也可以说是“受害者”,他们本身就是信誉不好的人,在银行属于黑户,到案后,他们如实说:“为了谋取点私利,听信了他人可以黑户贷款,不用还也没什么事,没想到是被别人用身份信息注册公司,犯了法。”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最终10人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身陷囹圄。 刘某强就是通过中间人介绍后,带着许多像陈某某、唐某某这样的人去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和对公银行账户。 公司营业执照系国家机关发给工商企业的有效证件,等同于自然人的身份证件。这些犯罪分子为什么要如此麻烦地收购这些成套的企业营业执照和对公银行账户?承办该案的民警刘华云介绍说:“从我们知晓的线索看,购买人往往经过几道贩子,最终这些证件会流入境外用于电信诈骗或者非法洗钱,以此获得巨大的利益。可以确定的是,一旦营业执照被卖出、借用等,就无法控制购买方滥用公司法人资格,和这些证件被用于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近年来,买卖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已经成为了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提供帮助的“黑灰产业”对此,响水警方将加大力度打击力度,同时蜀黍也提醒广大群众,切莫贪图小利、以身试法 犯罪嫌疑人刘某强将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的公司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进行出售贩卖牟取利益;犯罪嫌疑人邱某、彭某帮助刘某强为客户办理营业执照和开设银行对公账户并从中非法获利。该三人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之规定,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规定,此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同时大家也应加强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对公账户等信息,小心警惕相关信息被他人冒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