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合作微信:15295391111 新闻爆料奖励20-200元现金
昨天上午,在响水县响水镇上兴村,新四军老战士李春华的部分骨灰回乡安放在其母史凤林墓旁。回到家乡,回到母亲身边,这是李春华的遗愿。
在骨灰安放仪式现场,盐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李春华的长子陈少。陈少告诉记者,母亲临终前的遗愿是希望回老家安葬。对于这一点,子女都很赞成,但考虑到父亲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因此决定母亲部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部分安放到老家响水上兴村。
“我是1950年生的,母亲那时正抗美援朝,把我寄养在鸭绿江边的老乡家里,一年之后,才接到身边,”回忆起母亲,陈少第一个印象就是好强,工作永远是所有事情的中心。陈少兄妹从小学起就住校,只有周末回来团聚。在孩子的印象中,妈妈永远是忙、忙、忙。“去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母亲接了好多场讲座活动,到最后身体实在吃不消了,还惦记着去海淀区一所学校给孩子们讲课。”陈少说。
陈少对母亲的第二个印象,是家乡观念特别强。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里,她总是提起家乡响水的人和事,老家来人了,一定热情接待,有事儿了,绝对全力以赴。“说个笑话,我当兵时填籍贯,全部都是盐城响水,直到后来才知道应该填我爸爸的老家徐州沛县。”陈少说。
对母亲的第三个印象,是生活特别简朴。在孩子眼中,母亲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直到最后住院时,穿的衬裤都打着补丁,这成了病友开玩笑的话题。陈少说,母亲把钱都省下来,支持家乡建设,援助亲朋好友去了。
在现场,提起李春华生平,永远离不开陈列在新四军纪念馆里的“满”字牌自行车。陈少说,那辆自行车他特别熟悉,学自行车时骑的就是那辆。后来母亲把自行车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时,还专门告诉他们兄妹,“老战友”要离开了。
李春华的母亲史凤林当年是中共地下交通员。在母亲的引导下,李春华走上革命之路。(姚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