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案分析
1、作案特点:犯罪嫌疑人通过在网上发布虚假消息,冒充贷款公司,后以注册费、流水资金、保证金等借口向受害人实施诈骗。
2、作案对象:急需贷款、无法从银行贷款、追求低利息的相关人员。
3、作案人员:通常1-2人即可完成整个诈骗过程,部分犯罪团伙达5人以上,分工明确,实施精准诈骗。
4、受害人群体分析:在29起案件中22-30岁占比90%,男性受害人占比90%,其中70%的人为在校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群。
5、案件危害程度:此类诈骗成功率较高,是因为受害人处于负资产状态,急需经济支撑,正因为负资产的原因,往往低利息也是吸引受害人上当的一大诱因。
防范建议
1、加强对于网络的监控及生活中非法贷款的打击、积极封停嫌疑网址、虚假网站,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违法个人贷款商户或者冒牌贷款公司进行严厉打击。
2、加强各途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途径发布预警信息,借助广播、电视、微博、短信、微信、等平台,加大对此类诈骗案件手法和特点的预警宣传力度,有针对性的提高需要贷款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醒广大群众通过正规渠道贷款,避免财产损失。
3、银行、网络服务提供商等行业要相互联系和配合,加大检查和查处力度,相关部门要在金融单位、自助银行等显要位置张贴警方提示,提醒现金转账人员,谨防上当受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