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海之滨的响水县,依托广袤滩涂、土地和海淡水丰富的资源、区位优势,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技术支撑和信息共享等综合措施,认真践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致力培育和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一批以西兰花、浅水藕、毛豆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和海参、缢蛏、斑节虾等为主的海珍品产业突飞猛进,“六大”农(海)产品响誉大江南北、飘洋过海,有力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 响水县的土壤十分适合浅水藕种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响水县就素有“中国浅水藕之乡”之美誉。近年来,响水县浅水藕产业发展一直方兴未艾,响水县连万家莲藕专业合作社被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评选为省级四星级企业。“连万家”牌莲藕早在2015年就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种植面积达到了上万亩,还套养龙虾、鱼蟹等水产品,合作社还采用“企业+基地+农民”运作模式,带动周边小尖、运河、黄圩等乡镇近万人就业,平均每户增收5000元左右。响水莲藕和系列农产品远销大江南北,飘洋过海远销美国、欧盟、日本及港澳台地区。 近年来,响水西兰花产业发展迅猛,已拥有江苏规模最大的西兰花生产基地,全县西兰花、毛豆种植面积近20万亩,一跃成为全国西兰花生产第一县,并获“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响水县通过“特色产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做到每个特色产业都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响水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江苏首家西兰花产业研究院。2018年10月“响水西兰花”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兰花成为响水县富民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响水西兰花可以春季、秋季或大棚种植一年两到三茬,毛豆、西兰花,西瓜、西兰花轮作大大提高种植效益。经过几年的探索,该县对地产毛豆、西兰花从种植、采摘、清洗、除杂到入库保鲜、运输销售,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品远销大江南北,还出口到日本,以及欧美等地。 响水县除了大力发展莲藕、毛豆、西兰花“三珍”农产品之外, 响水县还充分利用拥有的240万亩沿海滩涂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海水产品,扩大响水海水产品品牌,提质增效。随着国家“退盐转养”,响水县三圩盐场、头罾盐场、灌东盐场将大面积盐池进行改造,投入资金进行农综开发,对水源、电力、交通等设施进行配套,吸引本地和外地能人和养殖大户前来投资兴业。目前,响水引进南通、浙江、山东等地客商在响水发展海参和缢蛏、斑节虾养殖。响水县与国家、省市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开展挂县强渔活动,聘请渔业、水产专家定期来响水为养殖户传经送宝,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大大增强客户在响水投资养殖信心,养殖模式和品种也不断创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提升。响水还实行虾贝生态共养模式,对虾类和贝类塘口按一定比例进行高标准改造,对虾塘内的尾水进循环利用,贝类吸收虾塘内尾水带过来的饵料,既起到净化水质,又节约生产成本,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响水海参养殖面积10000亩左右,亩均效益达万元;斑节虾、红文蛤共养;斑节虾、缢蛏共养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年均产值10亿元左右,响水县正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海水产品品牌,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斑节虾、缢蛏养殖规模第一县。 |